孔庆东是北京大学著名文学青年,从小喜欢吟诗作赋,不论什么七绝五律,什么点绛唇念奴娇,什么楼梯式商籁体,什么后朦胧前现代以及杭育杭育派,他是逮着什么糟蹋什么。如今眼瞅着快变成文学中年了,还是天天乱涂,日日瞎写,我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即将沦灭于这厮之手,为期恐不远矣。为了唤醒普天下文学少年汲取宝贵教训,少走创作歪路,特精心搜集孔庆东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拙劣歪诗若干首,张榜公布于此。深望广大读者口诛笔伐,变废为宝,把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文学事业胜利推向崭新的21世纪!  
歪诗一:无题。作于1979年上半年,当时孔庆东十四岁,在哈尔滨市第156中学读初二。  
孔庆东,真英雄,  
前进路上当先锋。  
为了人类得自由,  
哪怕流血与杀头。  
(这首自吹自檑的诗写在语文书的包书纸上,由赛克勒业余考古学者发现辑录。)  
歪诗二:《求风》。作于198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曰。当时孔庆东十七岁,在哈尔滨三中读高二。  
渡海空怀登顶梦,  
折舟无力枉求风。  
几时借得冲霄浪,  
虽死望峰亦从容。  
(此时写旧体诗不大讲究格律,只是摸着石头过河。原来那时便对摸论无师自通。)  
歪诗三:《梦吟》。作于1985年5月21日,当时孔庆东二十岁,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大二。  
胸有文章千万篇,  
无暇落笔亦悠然。  
梦中把酒自玩味,  
不与小人作笑谈。  
(黄金般的大学岁月,种下了孔庆东对北大永远的爱)  
歪诗四:《感时》。作于1989年,当时孔庆东二十四岁,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硕二。  
万马分尸国欲休,  
人心似水及难收。  
豪情总被闲情笑,  
放眼天边一白鸥。  
(此诗在火车上题赠给一位远行的朋友,火车上播放着《驼铃》乐曲。)  
歪诗五:《重读〈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作于1991年7月12日上午,当时孔庆东二十六岁,在北京二中任语文教师教高二。  
二十年来苦读书,  
气吞万象志踌躇。  
今朝识得大千貌,  
始信文章愧不如。  
(三年中学教师生涯,重读中外经典,内功大进。)  
歪诗六:《拟鸳蝴派》。作于1995年10月30日,当时孔庆东三十一岁,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博士生。  
秋风送爱似春风,  
桃艳梅丹李亦浓。  
一曲花灯明继灭,  
夜来新惹女儿红。  
(当时拟定以通俗小说为博士论文课题。)  
歪诗七:《贺钱理群先生六十寿辰》。作于1998年初,当时孔庆东三十三岁,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大二。  
从师十载沐鸿恩,  
倾泪酣歌酒色浑。  
料得来生当结义,  
出门一笑两昆仑。  
(孔庆东有时“不敬师长”,有时又敬得一片愚忠。)  
歪诗八:串片未到。  
(孔庆东近来作诗甚少,原因大概是未被选为20世纪前五十名大诗人,正闹情绪咧。)  
(此文系为北大学生刊物而作的校园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