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我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这个村子里为什么没有狗? 我接触到村子的次数不多,不是每家都养狗,但是十户中至少一户家里是有狗的。 我问道:“老罗,村子里是不是有某种禁忌,不能养狗。” “没这说法。”老罗说道:“以前很多人养狗,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村子里的狗陆陆续续都死了。再抱回来的也养不大。” 武琳问道:“就这一个村子这样,还是周围的村子都这样。” “附近的几个村子都这样,开始把大家吓坏了,以为食物或者水源有毒。因为狗子吃的就是人吃剩下的。狗子都死了人能没事?找了很久也没找出原因,人又没什么事,就没人管了。” 竟然还有这种事,我想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村子里鸡、鸭、猪、牛都没事,偏偏狗都死了,有点邪门。 李飞听到开玩笑似的说道:“说不定山魈怕狗,趁着人晚上睡觉,把狗都给毒死了!” 老罗没说什么,但是身体抖了一下。 又随便聊了几句,我远远的看到村头的空地上有火光跳动。 村前的空地就像是一个小广场,有两个篮球场那么大。地面铺着一层黄土,已经踩的很瓷实,和水泥差不多。 这一小片平地对村民意义非凡,村里有活动,都是在这里举行。从山中采集的山货木耳、蘑菇一类的也要在这里晒开。 据老罗说村子里人最多的时候,小广场上人都站满了。现在是再也看不到这样的场面了。 武琳听老罗说村的人都来,还有点期待,到村前的平地一看,也就二十多人。 没有路灯照明,点着三个火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味。 我扫了一眼,村民中最年轻的也得五十多岁,头发都白了一半。 大多数都是的妇女,男人都很老了。其中有位老人,看上去至少有八十多了。 这些人盯着我们,武琳有些歉意的说道:“不好意思打扰大家了,我们是来调查大春的案子,希望大家……” 话还没说完,最老的村民说道:“女娃,你别客气,俺们都知道你们是来干啥的。大春娃娃死的太惨了,你们一定要抓到凶手,给娃娃一个交待。大春是俺看着……” 老人话还没说完,眼泪就出来了。周围的村民赶快哄,好一会儿的才恢复过来。 上年纪的老人就像是孩子,所以才有老顽童这一说法。 看的出来,老人是真的喜欢大春。 等老人平静下来,周围的村民才开始说话。 “大春这孩子虽然皮一点,但是本质不坏。小孩么,都这样。” “出了这事把我们都吓坏了,再有几天孩子们又要回来了,怎么办?” “大春回来的时候我见着了,还和我大招呼,只过了一晚,人就没了,作孽啊!” “大春家就这么一个孩子,你让他的父母怎么活!” “要不给孩子们稍个口信,这个周末就别回来了。” …… 村民们议论纷纷,老罗大声喊道:“都别说了,听刑警同志们说!” 众人这才安静下来,视线又集中在我们身上。 村民们说的是方言,还没到听不懂的程度。但是要很认真才能听出说的是什么。 我被吵的脑袋要炸开了,还得观察他们的表情。 每个人都很激动,看他们的表情很真实,不像是装的。 等到村民情绪平复下来,武琳问道:“在事发前后,你们有没有发现有陌生人出现在村子周围。” “好像没有!”村民一起摇头。 老人说道:“我没事就坐在村口的大石头上晒太阳,如果有陌生人,我就看到了。” “那大春回来的时候,有没有异常举动?”武琳又问道。 “那个……什么是异常举动?”一位村民问道。 “就是和平时不太一样,非常害怕,或者是非常紧张。” 一位大妈说道:“我看到大春是跑着回来的,满头大汗,喝了两口井水就回家了!” “我也看到了。”另一人说道:“大春的怀里好像藏着什么东西,看着像是本书。” 我问道:“您确定?” 大妈站起来,一手捂着肚子,微微向前弯腰,在我面前跑了一圈。 “他就是这么跑的!” 大妈学了一遍,模仿的非常像。 我信了,大春的怀里一定有东西。 肯定不是课本,这个年纪的男孩肯定不会把课本拿回家。就算拿了,也不会用这种方式。 大春不想让人看到,所以才把书藏在怀里。 在案发现场也没有发现任何书籍。 难道是那本杂志? 目前还不确定他拿的是什么杂志,既然藏的这么隐秘,多半有问题。 凶手杀人之后还把杂志拿走了,这就有点意思了。 武琳又问道:“出事的晚上,你们有没有听到怪异的声音?” “好像……没有!” 村民说道:“在大山里晚上什么声音都有!” 熊森问道:“你们这经常有驴友来吗?” 村民面面相觑,过了一会儿,老人问道:“毛驴俺们见过,驴友是个啥驴?” 老罗只好解释道:“就是那些背着大包的城里人,没事找事,非要吃点虫子野味啥的。” “哦!” 村民恍然大悟。 “以前有过,最近没了。俺们这太偏僻了。”一位老妇人说道。 “都让隔壁村的给抢走咧!”一位大叔说道:“俺亲眼砍刀他们把两个背大包的城里人忽悠到他们村去咧,俺还想着能赚上一票。” 另一位村民说道:“啥驴的钱可好赚咧,随便吃点蘑菇就要给一张红票子,大方着咧!”第414章 恐怖山魈 乡亲们眼中,城里人都是傻子,放着好日子不过,到山里找罪受,不是脑子有问题,就是精神不正常。 在坐的村民中有一多半的人这辈子都没有走出大山,外面的都市成活对他们来说太遥远了,远到像是另一个世界。 金磊觉得有点尴尬,我们就是村民口中的城里人,属于脑子有点不正常的人。 如果没什么事,村民不会聚在一起聊天。都是在家中过自己的日子,有人开头,七嘴八舌的聊了起来。 我们耐心的听着,从他们的对话中听出一些信息。 能走到这里的驴友并不多,东山庄是真正的大山深处,都是经验丰富的资深驴友。只有在想尝尝当地特色,或者遇到麻烦,才会接近村子。 我问道:“那大春有没有接触过驴友?” “这个……” 村民也不肯定,说不定大春在什么时候遇到过驴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不可能整天都跟在大春的身边。 武琳问道:“除了驴友,还有什么人经常来这个村子?” 老人说道:“偶尔会有收山货的人来,山里的蘑菇、木耳还有草药都值钱了。有人会来收,也可以送到镇子上卖,价钱不一样。” “有他们的联系方式吗?”武琳觉得这些人应该调查现一下。 老罗说道:“我查过了,大春案发前后并没有收山货的来过。” “例行调查!”李飞说道。 村民很配合,把所有收山货人的地址都给了我们。 这些人竟然也有分工,每个人都只收一种。 方叔问道:“大春一家有仇人吗?” “没有!”村民们回答的很干脆。 和之前老罗介绍的一样,大春的父母很早就出去打工了,一年也就过年的时候回来几天,根本就不可能和其他人结仇。 之前夫妻二人还和其他村民一起在工地上打工,最近几年都是单干,两人开了一个小饭馆。仇杀的可能性基本上可以排除了。 武琳问道:“他父母联系上了吗?” 村民一起摇头,电话还没有打通。但是找到了和父母在一个城市工作的村民,就快要联系上了。 实在是没有问题问了,又和村民闲聊了一会儿。 双脚和小腿酸痛的厉害,又累又困,想回去早点休息。 “那就到这里吧,如果有疑问,我再找大家。”武琳站起来说道。 临走之前,我又想起一个问题。“村子里的狗怎么回事?” 村民的表情有些古怪,老人问道:“这种事情警察也管?” 我正要开口解释,一位老妇人悲伤的说道:“我家大黄很聪明,不挑食,还懂事。老太婆也好有个伴,不明不白的就死了,警察同志,你们得好好查查。” 众人看村民一肚子的苦水,问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人说道:“最开始村子里有狗子死了,以为是跑出去吃了什么。再往后村里的狗都拴起来,还是一样死。肯定是有人在使坏,投毒下药。可是查来查去也没找到是谁。” 老妇人说道:“俺家大黄是村里最后一条狗,就怕让坏人给害了。一直养在家里,和和我住一个屋,非常的小心,可还是死了。死在门口,样子可吓人了。可是俺一点声音都没听到。” “尸体怎么处理了?”我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