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导游告诉他们,火焰山景区分为地下、地上两个部分,游玩一圈下来大约需要1-2小时左右,进去之后,有一个神秘的地宫,那里是一座以介绍火焰山山行地貌及历史风物为主题的地下宫城,是了解火焰山的必经之地……导游告诉他们,一般游客来此都会先前往地宫,需要另外付费。果然和陈智预估的一样,这所谓的火焰山风景区,其实都是一系列的新型建筑,是为了配合风景区新建的。陈智本来不感兴趣,但胖威热得实在受不了了,非要去地宫里凉快凉快,又听导游说,这里面保存了一些高昌文化的古遗迹,进去看看,有便于了解古高昌的历史。于是陈智便买了四张票,四个人一起走进了地宫。进去之后,发现所谓的地宫是一座长廊式的展厅,展厅的棚顶被设置为天空样子的灯饰,很有特色。在展厅里还有纪念品商店和餐吧等,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进入消费,和现在的商场没有什么区别。走过地下景区后,即可前往地上部分,地上部分的景观便是火红的岩石和山崖地貌,十分壮观,拍照十分合适。而这里最大的一片区域,便是一个专门的古昌国博物馆,这博物馆中没有什么贵重的金银器皿,倒是有很多古高昌人衣食住行的日常器物,可以让人对1300年前的高昌国,略做一观……【感谢九天御神剑万赏】,等会儿给你加更第六十二章:火焰山地宫【为九天御神剑万赏加更】毫无疑问,高昌国的确是一个非常虔诚的佛教国家。但是这个国家的政权历史,却布满了杀戮和血腥。高昌国最早的政权确立是在汉朝时期。西汉宣帝时,派士卒携家属往车师前部屯田,且耕且守,元帝时,又在其地建筑军事壁垒,因“地势高敞,人庶昌盛”,称为高昌壁,又称高昌垒。这就是高昌国最早城池的来源。而从那以后,这个富庶的西域小国就开始平凡的政权替换。君王被杀,弑君者自立为王,而他也被下一任君王杀盖,数千年来王座多有更替。直到后来,高昌人推举自己的马儒长史麴嘉为王,麴嘉王励精图治,高昌国的势力才开始壮大,然后在西域边塞逐渐稳定下来。就像这导游所说的,这里有对古高昌国风俗民情的介绍。这博物馆中有很多古高昌女子的画像,估计都是后世根据自己的理解所绘画的,其样子很像现在的维吾尔族姑娘。陈智记得《五经》、历代史、诸子集中描述过,高昌人面貌类高骊,辫发垂之于背,著长身小袖袍、缦裆袴。女子头发辫而不垂,著锦缬缨珞环钏。就是说高昌的姑娘会梳着很多的发辫,但是不会垂落下来,用轻纱织锦遮面。和现在的维吾尔族姑娘有一定的相似,但并不全然。展厅里倒是摆放了很多古代高昌的文物,其中有盖房子用的架木,做盐所用的陶罐,还有很多农工用具。而更多的是酿酒所用的工具,这些酿酒的制品多种多样,有石盘,有木糟,品类繁多,看那样子应该是制作葡萄类型的水果酒酿,能看出作坊并不大,有点儿像是乡间作坊。而有一点值得奇怪的是,这里竟然看到了几件被称为高昌国的衣服。颜色非常鲜艳,边缘有明亮的花边,非常像现在的维吾尔族服装。“呵呵,真能胡扯呀!”,胖威在旁边笑着说了一句,“要说这古人的衣服,顶天而能保存个几百年,那还是质量相当好的。你要跟我说,这是唐朝时的衣服,我死都不信。那唐朝时高昌国人的衣服要保持到现在,早就变成了灰了,还五颜六色的站在你面前好好的呢?”“的确是胡扯……”,陈智在心中轻轻地说了一句,对这个所谓的博物馆,已经有数了。史料有云,丝绸之路上的高昌国纺织技术高超,他们的纺织业不用养蚕,其材料来自于当地的一种草地植物。那植物一年一生,结果实如蝉蛹一般,纺出的丝线根根洁白,非常的细腻。而这种特别的仿制品,却不能染色,只能以原色出现,也就是说,当时的高昌人大部分是穿白色的。陈智记得后唐书有文字描述:“高昌多草木,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纑,名为白叠子,国人多取织以为布,布甚软白,交市用焉。”形容的应该就是当时的高昌白布,而现在这五颜六色的古代服装,估计应该不是在古高昌国挖掘出来的了。他们离开博物馆之后,是一条步行街,这里有很多的游人,街道两侧卖的都是纪念品,有铁扇公主的芭蕉扇,还有孙悟空的金箍棒,还有做成公仔的玄藏,猪八戒等等,颇为热闹。陈智一行人没有留恋这些商户,一路顺着扶梯走到地面上了。这座地宫的中间似乎是一个类似天井的院子,上面是个很大的广场,里面竖着一根颇为可观的雕塑,仿金箍棒铸成的巨大温度计。这个雕塑倒是用了很多心思,整体用金属塑成,据说是获了基尼斯世界之最的最大立体造型温度计。这是个超大的温度计直径0.65米,立体造型12米高,能实测摄氏100度以内的温度。旁边是一系列“火焰山”地碑,以及唐僧师徒四人的雕像,配合起来非常具有美感。看来当时建造这个风景区是花了不少的钱。陈智站在广场上,向前方看了看。只见前方的火焰山,重峦叠嶂、连绵起伏的山势纵横交错。蜿蜒曲折的褶皱,在阳光的直射下,热浪滚滚,云雾缭绕,那赭褐色的山峰就像熊熊烈焰般在燃烧,真的不愧这火焰山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