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月读书网 > 承天八索 > 第476节 >

第476节


  最后,她用大拇指和食指做出一个捏的动作,然后告诉我们,中间那个空隙,就是天地缩短的距离。
  你们在说什么?魏擎苍和噶木都有些不解。
  而我,看着蛟爷手上比划出的那点距离,感觉有些惶恐。
  蛟爷所说的天,肯定不是我们所看到的天。世俗中所谓的天,实际上指的是大气层。至于大气层外的宇宙空间,就算不上是天了。
  而在古老的传承中,天却代表着另一个意思。
  廖老虽然是我们的敌人,可他当初对我说的那些间接,至今仍让我觉得惊艳。一个以科学走入修行圈的老人,对天地的见解比修行人更加深处,简直是匪夷所思。他不是一个天才,而是一个怪才,因为所走的路,是别人不曾走也不敢走的。所想的事,是别人不敢想也想不到的。
  我还记得,廖老曾在一张纸上画出了几条平行的线。他对天地的猜测,便从这几条线开始。而最终的结论很简单,真正的天,很可能是隐藏在大气层与地面之间的平行空间。它在地球表层之上,却又包裹整个地球。
  这是逻辑学所不能解释的一句话,可在如今的我看来,很有道理。
  天佑?噶木喊了一声。
  我回过神来,看着他和魏擎苍,想了想,然后问:你们知道天在哪里吗?
  天?噶木皱起眉,几乎下意识就想抬手指向上空。可他手刚举到一半就停了下来,然后更加疑惑地问我:你什么意思?
  我想知道,你们所知道的天是什么样。我回答说。
  没有天。魏擎苍率先回答说:在我看来,所谓的天,是无形的。它就像道,我们可以在冥冥之中有所感知,却永远无法触及。如果真要说什么有形的是天,那么传说中的仙界,应该就是了。
  你也这样认为吗?我看向噶木。
  他看了眼魏擎苍,思考一下后,然后点点头,说:我与大哥想的一样。
  我又看向老道:你呢?
  老道一直都在思考,见我问他,他又想了想,这才开口:天就是天,清者为天。清而有形,重若千钧。天不是道,天与地之间才是道。
  这番话,说的噶木一阵愕然。而魏擎苍则面露钦佩之色,说:老哥见解独到,看的比我深远。
  老道士摇摇头,他看向我,说:天佑,你既然问这个,必然有原因。它所说离天更近了一些,与刚才的事,有什么关联?
  天地要变了……我叹口气,将自己所猜测的事情说了出来:在蛟爷说离天更近一些的时候,我忽然有种感觉,天与地之间的距离,缩短了。我不知道这是因为什么原因,但总感觉,和我母亲有关。因为石爷爷说,她想改变天地,让一切重获新生。也许用不太久,我们就能看到真正的天,脚踏真正的地。
第三百二十章 计高一筹(7)
  真正的天地?魏擎苍和噶木,对这句话都有些诧异。他们并不能完全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因为天尸脉的尸,存于天地间,也只能活在天地间。
  井底的青蛙,能看到的天只有那么大,能踏足的地也永远只有那么小。
  除去他们俩,老道反而有了更多的思索。五行脉传自五典,古老的典籍,他们保存了许多。所以相比天尸脉,五行显然要知晓的更多,因此才能看的更远。
  你的意思是说,天地会逐渐拉近距离,最终重合为原点,恢复混沌吗?老道士忽然开口问。
  这不可能!噶木当场就惊呼一声。
  为什么不可能?我看向他。
  这怎么可能……他仍然一脸惊诧。
  我觉得很有可能。神话传说中,天地是盘古撑天踏地才打开的。清者升,浊者沉,清为天,浊为地。看着噶木,我缓声说:所有人都明白,两样本应该在一起的东西,强行分开,最终会引来很大的回弹。开天辟地之后,天地应该从未重合过,可是,它们为什么就不能重合呢?如果神话是真的,盘古因为极度的疲惫与劳累而死,那说明天地意图重合的力量极大。
  但这,这……噶木脸色有些难看,摇着头说:太神话了,我实在想象不出……
  想象不出的才叫神话。但想象不出,不代表不存在。昆仑神山如何?耸立山巅,无数里长的巨鸟希有如何?死去的天神窫窳如何?这些在常人来看,只是神话,都不应该存在。可是,它们都在眼前显现了。真实的,不存在一丝虚假。而且……
  嗯?屋里的几人都看向我,发出疑问的声音。
  她在碧落黄泉。我说。
  碧落黄泉?噶木和魏擎苍对视一眼,他们本想说话,可想了想,又没开口。或许是觉得,自己想说的话并不一定对。因此,两人都看着我,等待后续的话。
  她在那里很久了。我接着说:很久以前,我为了找她而到了碧落黄泉。她问我,知不知道那里是什么地方。我说不知道,然后她告诉我,那里就是天地间最后连接的地方。碧落为天,黄泉为地。我一直以为,那里就像上下连接的一条线,可现在看来,不是这样。碧落黄泉,不是连接,而是支撑,是天地间最后的撑天柱……
  幡然在旁边听的忍不住发出惊呼声,低声问:这是真的吗?
  我点点头,说:以前想不明白,可现在了解的多了,再根据一些异状分析,很容易就明白了。她所谓的重获新生,很可能就是让天地重合,恢复原始的混沌状态。只有这样,一切才能被称为新生。
  你的意思是说,碧落黄泉,就是撑天的巨柱。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这根柱子倒塌?魏擎苍脑筋转得快,立刻就明白了。
  应该是这样。我回答说。
  这只是你的猜测,做不得真。噶木皱眉说。
  的确是猜测,但除此之外,我想不出第二个答案。我说。
  天佑说的,有些道理。老道终于开口,他虽有思索之色,却没有苦闷,反而一脸平静:那位老前辈告诉我,八索家主认为祖宗的意图是错,她要逆反。而八索一直以来,都是承天意,代天行。除此之外,他们做最多的,便是维护天地间的秩序,不容任何地方发生改变。一切改变,都被视违反天意。两千年前的封天地,或许也与这有关。
  嗯?你怎么会这样想?我有些疑惑。
  老道士淡然说:她去地府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封地之锁的缺口,让地府复苏。随后你因她的话去地方,拿走天帝的精气神,导致天帝脱困,阎罗苏醒,封地之锁,如今恐怕难存一二。随着地府的壮大,一切都会恢复成两千年前的样子。而地府的复苏,似乎也让这天地产生了改变。
  的确是……我点头应和:姓廖的虽然不是好人,但他一些手段很值得称赞。在我们反目之前,他曾对我说,自己拥有一个能监测整个华夏地区能量的仪器。他发现天地间的能量浓度,在某个时间之后开始缓缓上升。而那个时间,就是封地之锁的缺口被打开的时候。
  我也有所感觉。魏擎苍同样点头说:修行时所聚拢的力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容易。
  我五行脉的符咒,也比以前威力要大,天地间的力量,变得活跃了。老道士补充说。
  可是我怎么不能把这些串在一起呢?噶木还是一脸疑惑:就算地府复苏,让能量变多,可这和天有什么关系。
  我看向他,问:你觉得上是天,还是下是天?
  当然是上面。噶木毫不犹豫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