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盯着那张帛画地图皱着眉半天没有说话,就听一旁的陈教授又开口说道。
“我们对这张帛画做了碳十四的分析,得出的最终结论是,这张帛画的年代是距今约两千三百多年前……而且,在之后我们用其他的几幅战国的地图做了研究比对。这幅帛画地图上面,用宝石表示的城市位置与其他的战国地图上的基本一致,所以可以断定,这幅帛画就是一幅特殊的战国时期的地图……”
“战国的地图?”
我听的稍稍一愣,眉头拧的更紧了……
如果真的是战国的地图的话……
那即使知道那些宝石代表着城市,对我来说也是没有什么用了。
经历了两千多年,这些战国时存在的城市现在早就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变成一堆残垣断瓦,根本就无迹可寻了。
如此看来,习景留下的这幅地图之上,重点并不是在这些宝石代表的城市上了。
那么……
心中琢磨着,我不由得就将目光移到了帛画另一侧,那十四个用金丝围成的三角形之上了。
此时,我将注意力完全的集中在了那些奇怪的三角形和那颗绿翡翠之上了。
“三角形……十四个……绿翡翠……”
我一边仔细的琢磨着,一边轻声地念叨着。
念叨了几遍之后,我突然停了下来。
我回头看向了一旁的陈教授,这老家伙也同样一脸笑意的看着我。
“怎么样?看出了门道了吗?”
陈教授开口向我笑着询问道。
我没有开口说话,而是伸手将那幅帛画地图轻轻的平转了一下。
被我移动了后的帛画地图,其上镶嵌宝石的那一侧朝向了右边,而由金丝围成的三角形一侧则朝向了左边。
这应该就是这副地图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现在地图的使用方法是一致的。
宝石一侧对应东方,金丝三角形一侧对应西方。
地图之上,那些两千年前的存在的城市,其实完全的没有任何实质意义。
这数百个宝石代表的城市其实只是起到一个指示的作用。
指示我们那十四个用金丝围成的三角形具体的位置所在。
也就是说,整幅地图之上,关键的正是那十四个三角形。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十四个三角形,应该暗指的是十四座山峰。
而且此时,我也已经知道了这些山峰的具体位置和名称了。
这些还是要归功于帛画另一侧的那些宝石了。
正是有了这些表示城市的宝石,才能让我做出最终的判断。
如果没有这些表示战国时城市的宝石作为参照,那么我即使知道了那些三角形表示的是山峰的话,也无法知道它们的具体位置的。
在我国的西南方,有两条世人皆知的山脉,那就是喜马拉雅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
而在这两条山脉之上,恰恰又分布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十四座山峰。
通过方位和数量来判断的话,地图上的那些金丝三角形暗指的肯定就是分布在这两座山脉之上的那十四座八千米以上山峰了……
第三百七十一章 第四高峰
我又盯着那张帛画地图看了几眼之后,伸手向上一指,开口向陈教授询问道。
“这是哪座山峰?”
我手指之处,正是镶嵌着绿翡翠的那个金丝三角形。
这些金丝围成的三角形,正是暗指着喜马拉雅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上的十四座海拔八千米以上的山峰。
但是,我对这些山峰的各自名称和排列顺序却并不清楚。
陈教授已经研究了这么多天了,肯定已经做足了功课的,因此我才会开口向他询问。
那颗绿翡翠相当的特殊,镶嵌在这个三角形之中,其意不言而喻。
肯定是暗指这个三角形对应的山峰之上有特别之处。
习景在这张地图之上留给我的关键线索肯定正是这里了。
只是……
在明白了这每一个三角形暗对的就是一座八千米以上的高峰之后,我的心中却又不由得暗自嘀咕起来。
这些山峰由于海拔奇高,因此上面积雪终年不化,而且又奇冷无比,难道习景真的会跑到这座被绿翡翠标示出来的高峰之上吗?
“呵呵”
我询问过后,只见陈教授又开口笑了起来。
我既然如此向他询问,陈教授就知道我已经搞明白了帛画地图之中暗藏的玄机了。
他也不卖关子了,同样伸手指着那个镶嵌着绿翡翠的三角形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