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他用三寸不烂之舌借来三万元‘巨款’,直接到岛国去进口了一批电视。
那是天朝第一批彩电。
三万元变成了十万,他自己获利四万元。
四万元放在全国没有几个万元户的年代,可谓是‘暴发户’了,一般的人都会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
但是他,却买了一张去米国的机票。
没人知道他是如何拿到签证的,毕竟他还是个连身份证都没有的孩子。
到米国后第一个月,他全力攻克语言,做到可以跟米国人正常交流。
第二个月,他把自己关在一个小车库里,那同样是他的卧室和‘研究所’。
第三个月,他拿出一个靠着市场上买来的零散零件组装成的一个奇怪机器,独自一人跑到IBM的办公大厦。
三个小时后,他带着三百万美元走出这栋大楼。
四个月后,这栋大楼里同时走出来一个同样‘改变世界’的人,他创办了‘苹果’。
而徐天择所做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直到多年之后,世界才给这种机器下了一个定义,‘PC’。
三百万,米国币,那一年,他十三岁。
隔年,他开了一家小公司,业务范畴是太阳能利用及发展。
两年后,这家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板的制造商和运营商,他提出了一个理论,让太阳能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那就是‘免费安装’。
发展公司的过程,他也在发展着技术,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上,他领先于全世界。
也就在这时候,他十五岁,米国航天总署花费一亿七千万购买这种技术,用于卫星的能源汲取。
三年后,他从米国政府手里买到一种二战年间被发明并遗忘的技术,花费一亿一千万,又过两年,这个技术再次卖回给米国政府,要价三十亿,米国政府并未还价。
这项技术名叫‘网络’。
隔年,他从丰田汽车公司买下了一个汽车工厂,是当时最大的造车车间,但他却用来制造小型帆船。
四年后,全世界的有钱人最想买的东西,从‘法拉利限量版’变成了‘豪华私人游艇’。
这一年他二十五岁。
二十五岁,成为身价三百亿的隐性富翁,荣登世界最尖端。
他不止一次的改变着世界。
当他二十六岁那年,他从米国回到天朝,利用已有的科技力量、产业结构还有雄厚的资金,在能源、信息工程、地产建设、金融等多个行业割下一块又一块的肥肉。
没等政府反应过来,他所处的位置已经无人能够撼动了。
时至今日,他年仅四十五岁。
王昃叹了口气,他生平佩服的人不多,唯独对徐天择却是打心眼里佩服。
他确实是站到了‘凡人的顶点’。
姬少一脸狡黠的说道:“那小昃,其实有些事情你还不知道,徐天择的姓氏,其实是跟了母亲,他本来是姓‘公孙’的!”
王昃就觉得自己尾巴根突然慌了一下。
公孙?!
这个姓从姬少嘴里说出来,就意味着对方不是其他什么杂七杂八的‘公孙’,而是那个控制天朝军权近八成的‘公孙’!
怪不得姬老‘无人可用’,人都在人家的手里,他又能用什么呐?
正在这时,一个长相稍显普通,下巴却异常宽平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
他说道:“小鸡,新来的朋友,怎么不跟我介绍介绍?”
第四十二章 井底之蛙们
王昃眯起眼睛,仔细的看着这张‘方块脸’,似乎想从上面看出些什么。
不过他马上就失望了,不但没有任何大的缺陷,更没有久居高位的霸气,甚至连丝毫的傲气都没有。
就像……邻家大叔。
王昃眨了眨眼睛,伸出手去说道:“你好,我叫王昃。”
公孙天择愣了一下,随后伸出手跟他握了一下说道:“原来你就是王昃啊?久仰大名啊,呵呵,这个名字在最近两年,可谓是如雷贯耳啊!”
王昃也打着哈哈道:“还不敌你的底蕴啊,呵呵。”
公孙天择边让王昃等人往里面走,边说道:“哪里哪里,我这人最是欣赏后起之秀,你也并不是靠家事才得来今天的地位,而且……你可是出了名的超然物外,成天开着飞船满大街溜达,可是羡煞旁人啊,对了,那飞船叫做什么来的?田园号对不对?呵呵,这个名字好,只关注田园之风,撇弃朝野政纲,这很好,很好。”
对方不可能不知道王昃来到这里,还有来的目的。
连姬少都在‘门口迎接’了,这公孙天择绝对是特意来找王昃的。
如此这般,他说的这几句话就很有深意了。
王昃抬起头笑道:“只在田园本是不错,不过若是洪水袭来,天灾难违,说不得我也只能出来打打害虫,你应该知道我们这些‘种田人’最怕的就是‘变天’。”
这话说的就明显了,直接指出公孙天择想要‘变天’。
后者呵呵一笑,毫不在乎的说道:“如果是阴天,是暴雨天,不如就变上一变,艳阳高照、水汽风平,这样不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