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月读书网 > 东瀛百鬼 > 第24节 >

第24节

  长助只觉得心中有一股莫名的力量冲上了头脑。
  “请问小姐你……”长助盯着女人问道,“可曾婚配?”
  说罢,长助觉得有些不妥,马上掉转了目光,不敢和女人对视。
  余光中,只发现女人摇了摇头。
  于是刚刚的顾虑随即烟消云散,心中窃喜,身子突然向女人身边移了移。
  “在下也尚未有妻室……”长助盯着女人说,心中觉得十万个失礼,但却无法制止自己的行动,急促道,“如不介意,与……与我……”
  长助有些说不下去了,似乎酒的效力至此为止。他突然清醒了许多,只想坐下去狠狠抽自己十个耳光,真的是无地自容。
  刚想辩解,却见女人笑得更美了。
  长助愣了,呆住了。他真的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女人。
  窗外,风的呼啸声似乎知趣般地缓了,不再凛冽,不再寒冷。雪花轻轻拍打着窗。屋里,炉火正旺,噼啪作响,把屋里的一切都染成红彤彤的颜色……
  女人在这里住了下来,陪伴着长助,守在这冰天雪地中的小屋里。
  两人间虽然时常无声,却也甜蜜。
  但,长助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样的生活只持续到了冰雪消融的季节。
  春光明媚的那天早晨,女人消失了,不见了。
  长助跑遍了整个村庄,没有人见到她。脚下泥泞,却没印出她的脚印。
  长助记得,她表示自己是本地人,于是,长助奔赴四面的邻村寻找,希望能找到她的老家,却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终于,长助绝望了。
  他哭丧着脸回到了自己家,望着空荡荡的房子,颓丧地坐倒在地。
  难道,一切都是自己的幻觉?根本没有什么绝美的女子,那个如花似玉的妻子仅仅是自己美丽的幻想?
  长助不相信,不相信她是虚幻的。他推开窗,让阳光洒落进屋里。他抬头,只见那房檐上,冰柱尚未完全融化,在阳光下,仿佛映出了那张绝美的容颜。
  (完)
  【冰柱女】
  「日文名称:つららおんな(氷柱女)」
  日本流传的“冰柱女”传说,讲的是化为人形的冰柱妖怪的故事,虽然性格与另一种高危险性的妖怪“雪女”并不相同,但二者还是经常被混淆。
  关于冰柱女,分布于日本各地的主流传说有如下三种。
  其一在日本东北部的青森县和新澙县。
  在这些地带,冰柱女被称为“冰柱女房”。之前在《青女房》中曾解释过,女房就是妻子的意思,冰柱女房就是“冰柱妻”。传说有一对新婚夫妇,丈夫发现自己的妻子不爱洗澡,于是强推着她进了浴室,然后女人满面悲哀地进了浴缸。进去之后许久未出来,丈夫担心,走进浴室看,却发现妻子不见了,浴缸里只留下一块即将融化的冰。
  其二在秋田县。
  大雪之夜,一个女孩敲开了一对夫妇的房门,称雪大无法赶路,希望能在此借宿一晚,于是好心的夫妇收留了她。不料大雪接连下了数日不停,于是女孩继续停留在这对夫妇的家里。一晚,夫妇烧了洗澡水,请女孩进浴室沐浴,女孩并不情愿,但夫妇的盛情难却,于是脸色难看地走了进去。夫妇等了许久,却不见女孩出来,于是担心地向浴室里看,只见女孩已经消失了,天花板上却有一根冰柱倒垂着。
  其三流传于日本各地。
  冬天,一对男女“闪婚”后,到了春天,女人消失了。男人以为老婆逃婚,所以那一年与另一个女人结婚了。又到了冬天的时候,之前的女人出现了,知道男人再婚一事很生气,于是后果很严重,她变成一根冰柱刺死了男人。也有的说是当男人从屋檐下走过时,冰柱落下贯穿了男人的脑袋。(原本今天的故事是想用这一条作为脚本的,但想了想最近故事里杀人太多了,今天就不杀生了。好吧,我承认今天的故事挺无聊的,就当科普了……)
第十五夜 本所七不思议之置行堀〔一〕
  东京都内所设立的特别区域里,包括了墨田区,便是江户时代所说的“本所”。
  本所是东京的繁华地段,政府曾几度投入大量财力进行建设,并宣称,墨田将来会取代新加坡的位置,成为世界第一的观光都市。这究竟是即将到来的事实,还是日本人的妄想,暂且不论,只是,单看今日墨田区的繁华,不能不为之赞叹。
  然而,这光彩夺目的墨田区的背后,有着它不堪回首的悲惨历史。
  1923年,日本发生了举世震惊的“关东大地震”,致使本所区域遭受了日本历史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火灾,损失极其严重,数万人葬身火海。一时间,本所绝大部分城区化为废墟,当时日本最为繁华的地带被烧得一片狼藉。
  虽然本所蒙受了如此惨痛的灾害,却在短短十几年内再次发展起来。
  1935年,当时日本政府的国势调查表明,本所区域内的居民已经达到了46万人之多,成为了当时日本人口最集中的区域。
  然而好景不长,不久之后,二战爆发,人民被政府军国主义的苦果所害,一时之间民不聊生。
  1944年起,美军的“东京大轰炸计划”开始,在百余次的导弹及燃烧弹轰炸过后,本所区域几乎被夷为平地,使得本所近二十年的发展付之一炬。
  战后,1947年,本所区与向岛区合并为墨田区。之后,日本经济开始复苏,墨田区也再次逐渐繁华起来。起初,区内大规模兴建工厂,作为工业区域,墨田区内的常住人口曾一度飙升。而后中日建交,特别是1997年东京墨田区与北京石景山区缔结为友好地区以来,墨田区的工厂纷纷转向中国,从而完成了墨田区由“工业区”向“公寓区”的转化。此后,公寓林立,终于成为了今天的墨田区。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不禁要问:曾数次被破坏的本所区域,何以屡次承蒙眷顾,在短时间内奇迹般地再兴呢?
  也许,这只是巧合。也许,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然定理,无须大惊小怪。但也许,这本所的土地之下,有着什么莫名的力量,在守护着本所……
  今天,虽然高度城市化的墨田区已经看不到当年“江户本所”的影子,但古来流传于本所内的各种千奇百怪的诡异传说,却使得“本所”二字披上了神秘的外衣。谁又知道,在这高楼林立之间,在汽笛马达轰鸣之间,仍有些“东西”,隐隐地,在向人们证明着它的存在。
  也许,在某个阴暗的角落里,盘踞在本所百年之久的“置行堀”,将再度出现。
  (待续)
第十五夜 本所七不思议之置行堀〔二〕
  隅田川从荒川分流而出,缓缓向南流动,穿过墨田区,流进了东京湾。
  尽管政府早已发布了禁渔令,不许在隅田川水系中非法捕鱼,但仍有些不法者,趁着夜晚偷偷来到江畔,用渔网打捞河水中的鲤鱼,然后卖给小餐馆或者鱼店。
  家住北海道的松平俊介和大冢浩次是一对很好的朋友。两人今年春天从东京都内的某所私立大学毕业,为金融危机所累,并没有找到正式的工作,又不好意思回北海道继续依靠父母生活,两人只好留在东京,住在老式的公寓里,又在一家旅店里找了一份短工维生。但微薄的收入显然无法承担东京的生活开销,除去昂贵的房租和日常必需品,所剩无几。